首页>> 政协文史>> 河源文史
钟乳洞中蛟滴涎——畲族风情浓郁的黄龙岩
来源:河源政协     发布时间:2018-03-21 10:57

钟乳洞中蛟滴涎——畲族风情浓郁的黄龙岩

 

 

独具风情的黄龙岩受到了市内外游客的喜爱

黄龙岩洞陡而险

溶洞风光

【名山档案】

黄龙岩,位于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上蓝村,距市区仅55公里。洞内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深68米,游览线路800多米,可谓洞连洞、厅连厅,冬暖夏凉,以“幽、深、奇、险”为最大特色。

河源名山录黄龙岩

戊戌年的惊蛰才过,温度略有下降。加了一件薄外套,便驾车往东源漳溪乡黄龙岩风景区而去。即便春姑娘蹑手蹑脚地来,也能一路上看到她所走过的痕迹——梨花白了,桃花红了,大地绿了,黄龙岩上禾雀花开了。

黄龙岩是我市又一个极具观赏性的溶洞,圣迹苍岩广而深,黄龙岩洞陡而险。乾隆《河源县志》记载,黄龙岩“有石室,幽深”。

进入景区大门,便感受到一阵凉意。若你没带够衣服,无妨,赶紧进溶洞去,即便外面飘落雪花,溶洞里也像开了暖气似的——洞里安装了温度计,常年温度保持在22℃至24℃间。若是炎夏入洞,则能感受到丝丝清凉。

别有天地,斑斓世界--想进入黄龙岩溶洞,先要经过一个龙咽喉一样小的洞口,进去后便豁然开朗,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溶洞。洞内面积8000多平方米,深达68米,已开发的游程长达800多米。

站在洞口四望,虽是初入,也能感受到黄龙岩“幽、深、奇、险”,上有高高的不规则的“天花板”,下有螺旋下行深不可测的石洞,若是你昨夜失眠而至,看了不免会产生眩晕之感。因此,景区工作人员很贴心地贴出一张告示,“因路陡而急”,建议65岁以上老人、10以下小孩,以及有恐高症、心脏病、醉酒者,要稍候一阵、适应一下环境、做好准备后才和导游一起去参观溶洞最精彩的景致。

身强力壮者,听说可以到溶洞最精彩处游玩,早就迫不及待地快速走下狭窄的阶梯。谨慎的游客则扶着楼梯,侧着身,打起十分精神,一步步地走。下了好几层楼高的阶梯,终于到了较平缓的路段,仰首翘望来路,才惊觉其险。当年要入洞的人,没有专业设备,则几无落脚之处,极难探索至此。

2002年此洞开发之前,附近的畲民都没进来过,只在龙咽喉处点着火把往下扔,看着火把下坠,越来越小,直到小成星光。他们认为,这里一定深不可测,是口古井,于是大家都把这里叫做“古井底”。后来有专业探险队来到这里,才发现里面光怪陆离,别有洞天,便做了阶梯与扶拦,让游人能深入洞穴观奇览胜。

上蓝村的蓝珍艺曾在开发之前多次去黄龙洞,他总要制作一个火把,用烂布头缠好,沾上油,带着杯口大的绳子,才敢入洞。

此洞石钟乳形态各异,如果你有足够想象力的话,能看出许多形象。里面有一处“石琴”,长得像钢琴的琴键,以指叩之,能作脆响。

经过“弥勒佛”、“大鹏展翅”等奇异钟乳石后,便到了一处有地下暗河的宽敞地方,平静如镜的水面,映衬着迷离彩灯,或圆或尖、或长或短的各种钟乳石色彩斑斓,仿若地下仙宫。

洞内平缓地带并不多,很快又要拾级而上,走上“九重天”。边走边看,巨型的多褶的钟乳石自头顶而下,似仙人垂下的收敛的裙裾,又似海底的不明生物。才长出来的石笋,小小的,调皮地探头探脑。走着看着想着聊着,让人不由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些长长的石钟乳的岁数,比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不知长多少年。专家认为,石钟乳的发育是极其缓慢的,有水滴下的石钟乳平均一年只能长0.2毫米至0.25毫米,5000年时间,石钟乳不过长了1米。时间的维度与长度,在这个斑斓世界里,是与人间世不一样的。春秋时期,齐景公在山东牛山游玩时,见到那壮美山色,突然感慨得哭起来:“这么美的山,这么好的国,我将来却要死的,要是我不死就好了。”而在这里,石钟乳便这样默默生长着,交融着,不言不语,没有杀伐屠戮,没有勾心斗角,彼此间相安无事,时间对它们来说,几乎是无意义的。

走出洞口,天光耀眼,树木丛生。外面温度较低,但在洞里,走了一圈,大家都身上冒汗,丝毫不觉冷。

若是你以为黄龙岩只有这个溶洞,那就错了,就在山顶,还有一层溶洞未开发呢!

蓝珍艺说,黄龙岩共有7个溶洞,集中在1公里内,目前已开发的只是其中最具观赏价值的一个。

在不远的另一个溶洞,当地人称它为“侧身岩”,现在做了藏酒之处。洞口扩宽之前,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进入。黄龙岩风景区经理蓝汉科带着大伙儿前往探看,只见此洞幽深,未安装各式彩灯,只靠着手机电筒照明。洞中已摆放数百坛酒,其中有茅台等名酒,亦有当地人所酿白米酒及各种泡酒。他们认为,在恒温的溶洞里藏酒,能使酒味更醇。明初的畲族“老屋迹”

黄龙岩是漳溪乡畲族人的神山。黄龙岩所在的山,当地人称之为高山嶂。循着小路到得西侧洞口,洞外是一个较大石室,在清代,曾做了道家的“讲堂”。近年重修洞门时,将一处“老屋迹”挖了出来。东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了解到,此处曾为土木砖瓦结构,庙后与岩洞相连。但庙宇倒塌后,遗迹被掩埋,一直不见天日。2002年左右,开发黄龙岩景区时,在岩洞里发现通往山腹的洞口,并在清理后发现原古庙遗留下来的铺地红砂岩石条与门前的红砂岩门槛、门墩等。从左右两处门墩来看,当时的庙门甚小,只能容一人通过。据测算,岩洞面积约有30平方米。

据漳溪畲族族谱记载,古庙是明洪武年间畲族蓝姓第135世,也是漳溪畲族人开基祖先宗德公创建。这里的乡民认为,宗德公在这么险峻的山洞边建房,据说是因为当年他从平远县打猎来到这里时,对山上山下考察了一番,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便决定在此造房落居。

和连平圣迹苍岩一样,这个溶洞也庇护了这里众多乡民。600多年间,每有战乱,畲民就避入洞中。现在,上蓝、下蓝村人口,包括外出乡贤,人口已达上万人。

自宗德公到黄龙岩开基后数百年来,畲族先民与当地汉族客家人和平共处、文化交融,独具特色的“蓝大将军节”(又叫“招兵节”、“驱邪节”),也应运而生,代代传承数百年,以纪念这位蓝姓畲族祖先。

因此,每到四月初九篮(又作“蓝”)大将军出巡节时,黄龙岩是“将军”必到之处。

畲族风情“浓得化不开”隆重的蓝大将军出巡节究竟是“篮大将军”还是“蓝大将军”?市级非遗项目畲族蓝大将军出巡节传承人蓝珍艺、蓝村祥介绍说,本应作竹字头的“篮”,“篮大将军神位”遗址上的碑,和古老的族谱,一直是这样写的。传说在某个朝代,蓝氏先人遇险,幸亏有一株竹子救了他,所以蓝氏后人都写作竹字头的“篮”,以示不忘。出巡节所用大旗、位于大帝岗的篮大将军墓、篮大将军亭等,都仍沿袭族谱写法,写作“篮”字。但是后来蓝姓人都写作“蓝”,所以也常常将竹字头换作了草字头。蓝大将军出巡节曾在文革期间一度中断,在上世纪80年代末才恢复。此与同时,1989年2月,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同意源城区、郊区的6900多人的蓝姓居民和连平县人民政府报告中提出的2000多人的蓝姓居民,恢复为畲族成分。1999年7月,广东省民政厅同意撤销东源县漳溪镇,设立漳溪畲族乡,管辖原漳溪镇的上蓝、下蓝、井背、中联、日光、井口、群星、嶂下、鹊田9个村委会和墟镇1个居委会,总面积144.21平方公里,总人口17534人。漳溪畲族乡是广东省唯一的一个畲族乡,畲族人口近6000人,均为蓝姓,是“广东畲族中心”。

恢复了畲族成分的漳溪乡民,秉承“慎终追远”、“承先启后”的中华传统,恢复了蓝大将军出巡节,蓝大将军出巡那天,村民无论男女老少,均踊跃参加。“因为这是自家的事。”蓝村祥说。

据传说,蓝大将军原名蓝光辉,是附马王的二儿子,本领超群、护国有功,被高辛帝封为“护国将军”。他麾下有五名骁勇善战的统领,分统五路兵马:“三秦兵”、“五狄兵”、“六戎兵”、“八蛮兵”和“九夷兵”。在某年的农历四月初九,蓝大将军出征凯旋时,受到畲民和军队杀牛宰猪的犒劳,并载歌载舞庆祝了一天一夜。此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九,就成了蓝姓畲民纪念蓝大将军得胜回朝的节日,先进行“招兵”仪式,然后敲锣打鼓,抬着蓝大将军牌位挨家挨户去巡寨,由五路兵马“护驾”,每家每户都出来迎接,放鞭炮,争相把香火点插在蓝大将军的灵位前,以祈福消灾,求得人寿年丰。

“这个仪式,必须提前一两个星期组织、准备,在外地的都会赶回来。”蓝珍艺说。村里约有100多人参与出巡,他们按角色分工,穿上各式畲族服装。

每到四月初八晚,村中长者会用一套仪式,请蓝大将军离座,天亮后,巡游队伍从蓝氏宗祠请出神明,其中轿子上抬的是“平鼎大帝天岳皇后神尊位”,白马上骑的是“蓝大将年尊神位”,长者宣读了祝文,成功掷了爻后(两爻掷出一阴一阳才算成功),便在五路兵马(队伍中五色旗帜,代表五路兵马:中营兵,黄旗,书“三秦兵”;东营兵,蓝旗,书“九夷兵”;南营兵,红旗,书“八蛮兵”;西营兵,黑旗,书“六戎兵”,北营兵,白旗,书“五狄兵”)的护送下开始了巡游,巡到上、下蓝村每家每户,也会巡游到黄龙岩,下午3时左右把将军请回神位。

巡游前的队伍列队后,主事宣布蓝大将军巡游开始,长老带领众男丁和胆大的小孩,从事先准备好的烧红火炭中跨过,寓意生活红火和身体红(谐音“雄”)壮、财丁兴旺。巡游队伍很是壮观,主事长老引着白马在前,4人用轿抬着“蓝大将军神位”,4个持械青壮年在后护驾,1人挑着铁锅,6个举着“蓝”字大旗的壮士跟随,后面便是五路兵马的五营旗帜和壮士。锣鼓手、舞狮手、猎枪手、大铳手、鞭炮手,紧跟着的是各村房长老、知名人士、村民、来宾、外族观众,统共有几千人,热闹非常。

每家每户都摆上供品迎候,燃放鞭炮接待,跪拜蓝大将军。巡游队伍则在各屋天井、前后庭园鸣枪、放铳,驱赶邪气,送福归堂。

到了晚上,村寨的男女老少齐聚鼓楼,小伙子表演着拳术、刀棍、舞狮等武术节目,姑娘们则跳起竹竿舞、打柴舞、椿扁斋、簸箕舞等。

蓝村祥说,巡游队伍中人们所穿衣着,仍是一直延续着旧日的款式,白马是村中巧匠制作的,坏了就重做。

为了让游客了解畲族风情,村民在黄龙岩风景区内设置了《畲族图腾画卷》,将旧族谱中的10余米画卷放大了烧制在瓷片上,向游客展示。此画卷分三四十个连环画,每节画上有文字标题,卷首有五六百字的前言,彩工笔绘,人物形象与服饰着色以隋唐时代为标本。画的内容按历史传说故事发展为序,从宇宙混沌初开,至皇治天下,“盘瓠”龙犬平定番乱,有功于国,化身为犬头人身,与高辛帝三公主成婚为附马,婚后20年生下3男1女,高辛帝赐盘、蓝(篮)、雷、钟四姓,并封官职,此为畲族姓氏之源。盘瓠外出狩猎被山中精灵角触而亡,三子一婿散处福建、广东等地。畲族民众每逢大型祭祖活动或重要节日,都要请出此画卷,焚香点烛进行祭拜(《东源县志》)。

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负责人表示,计划在2018年底,广东畲族宫将在黄龙岩景区内建成开放,反映畲族的起源、分布、文化传承及发展过程等。

2016年,黄龙岩风景区因浓郁的畲族风情,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受到村民珍视的黄龙岩,在2002年开发之前,也不时有人在洞口将钟乳凿回去用,太深的地方就没人开采。当年幽深暗黑的黄龙岩溶洞里面,聚集了许多蝙蝠,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附近少年常常会进洞猎打,运到上莞卖,2元一只,一只大概有一两重,说是体虚的人吃了能补身子。现在溶洞人来人往,洞里的蝙蝠也大幅减少了,但仍能不时看到蝙蝠飞进飞出。

虽然那时还未开发,也有不少人听说了黄龙岩,时常会有人过来观看或探险。这个最好看的溶洞,曾做过堆放柴草的仓库,也曾做过石场,现在的市级非遗传承人蓝珍艺,当年就曾是石场老板。“当时没人开发,差点毁了它。”蓝珍艺笑道。这个从小便听老人说起、自己也很多次进去探险过的溶洞,当时并没有保护它的意识。进入新世纪后,蓝珍艺跟朋友吴辉生谈起这个溶洞,吴辉生同是漳溪人,但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在蓝珍艺等的带领下进洞探险后,笃定地说,这个溶洞很有开发价值,可以发展旅游业,于是才从2002年起进行开发。现在,当年差点毁了部分溶洞的蓝珍艺,已成了黄龙岩最坚定的保护人,与蓝村祥一起,成了畲族蓝大将军出巡节的传承人。

随着黄龙岩的开发,黄龙岩附近村民生产的土特产,景区的人会上门收购,有茶菇、红薯、花生、板栗、高山油等,畲民还制作了辣椒酱、豆豉、萝卜榄等在景区售卖,“都是正宗无污染的。”景区负责人说。

随着河源全域旅游的不断推进,独具风情的黄龙岩也受到了市内外游客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