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文史>> 河源文史
周恩来叶剑英在河源指导革命运动
来源:河源政协     发布时间:2019-03-01 09:51

周恩来叶剑英在河源指导革命运动

p1_b.jpg

“周恩来在紫金”木刻版画,作者黄鼎臣。摄于紫金苏维埃政府旧址

p2_b.jpg

叶剑英元帅

1925年初,粤系军阀陈炯明乘孙中山北上病重之机,举兵进犯广州。广东革命政府将所属各路武装组成东征联军举行第一次东征,分三路进军东江讨伐陈炯明,获得重大胜利。

1925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进行改组,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简称广州国民政府)。8月,广州国民政府将所辖各军统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后,陈炯明利用滇桂军阀叛乱之机重占东江,再次对广东革命政权造成威胁。1925年9月,陈军的林虎、洪兆麟、叶举等部分三路进占海丰、陆丰、紫金、老隆等地,9月16日,陈炯明由沪抵港,筹划进犯广州事宜。他指派刘志陆为总指挥,李易标为前敌指挥,并约同南路军邓本殷—起行动,企图一举攻下广州。为巩固广东革命政权,广东国民革命政府决定再次出兵东江进行东征。同年10月1日,第二次东征开始。

就在这样的重大历史节点上,叶剑英、周恩来先后来到河源、连平、紫金等县。第一次东征之前与东征之时,叶剑英分别来到连平和河源,参加国民革命军东征的两次战斗,率军击败军阀陈炯明盘踞在连平、河源的部队,表现出他杰出的事军才能。

第二次东征之时和东征之后,周恩来两度来到紫金指导革命运动,利用主政东江的有利身份,努力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创立和发展东江流域地方党组织,使东江地区包括河源地区的革命组织不断壮大,加强了共产党对东江地区的领导,为建立东江地区革命根据地积蓄了力量。

周恩来两到紫金指导革命运动

第二次东征到紫金

1925年,周恩来到了紫金县。

这是国民政府的第二次东征。由蒋介石任总指挥的国民革命军3万余人,兵分中、左、右三路,从广州出发,进行第二次东征。当时还不到30岁的周恩来,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制定了《战事宣传大纲》,拟定了《政治设施方案》,成立了社会运动科,提出发展东江地区党务工作的规划,派出农讲所毕业学员在当地开展扶助工农运动。

1925年10月1日起,东征军各部相继出发,预计1个月内完成战事。10月初,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广东省政府分别发布宣言、布告,宣布东征目的、革命军纪律和政府的政策法令。

在惠州、河源等地,周恩来叫人用客家山歌形式编了一首《爱民歌》:“扎营不耍赖,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打民间鸭和鸡,莫踏禾苗坏田产。”这首歌不但官兵会唱,也在当地群众和学生中传唱。

10月15日,东征军攻克惠州。陈炯明所部师长杨坤如率部从惠州逃往河源。左路军纵队长程潜奉蒋介石密令,率部6000余人追击,从龙门进入河源,于22日攻克河源。

这场战斗发生在河源的盘古王、石角阿婆庙一带。当时,战事激烈,“在攻河源时,所部黄埔军校的一支学生军在盘古王、石角阿婆庙地方与粤军驻河源的陈修爵、刘志陆部遭遇,学生军奋力战斗,终因背水作战,地形不利,被击中及跳崖死者达100余人,数天后才将遗体运往广州安葬。”(《河源县志河源大事记》,转引自《源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惠州克复后,东征军军威大振,从此长驱直入:第一纵队于10月22日占领海丰,26日占领陆丰;第二纵队20日占领三多祝,后经过各师配合战斗,于26日攻克紫金。第三纵队22日攻克河源,25日在蓝口击败敌军,26日占领老隆。

这期间,周恩来与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一起,率中路纵队来到紫金,同住龙窝天主堂。

东征胜利后,周恩来担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会委员长,紫金县人刘琴西出任东江各属巡视员,协助周恩来巡视东江各地革命运动。

刘琴西1922年加入共产党,之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平定广州商团叛乱斗争中英勇奋战,立功受奖,并随周恩来参加了两次东征,表现优异。周恩来选用共产党员刘琴西等人为施政要员,其目的是加强共产党对东江地区的领导,为建立东江地区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

周恩来在紫金住了3天

1927年8月1日凌晨,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前委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在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举行南昌起义。8月30日,起义军按照中央在起义前的决定,开始撤离南昌,取道抚州、宜黄、广昌,南下广东,以期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9月下旬,起义军主力部队进攻潮安、汕头、海丰、陆丰、紫金,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起义军损失惨重。

在这个紧急关头,周恩来抱病来到紫金指导革命运动。这是周恩来两年内第二次到紫金。

1927年10月10日,东江特委委员刘琴西指挥海陆惠紫工农革命军,与红二师联合攻打紫金南岭。激战一天未能攻下,部队只好退出南岭,开进炮子休整。在这关键时刻,为了指挥起义部队,周恩来抱病随军来到了紫金县炮子乡。

周恩来到达炮子后,紫金县委领导干部钟一强安排他住在县委所在地——湖子仓的左下片下正间。周恩来说:“目前我们革命的中心任务,第一要组织武装暴动,建立自己的工农武装;第二要建立苏维埃政府去领导劳苦大众;第三要开展土地革命,把土豪劣绅的土地夺过来,分给农民。”

由于长途行军,疲劳过度,加上水土不服,周恩来患了急性疟疾。钟一强的妻子黄庚与同乡钟灵娇采了草药煲好给周恩来服用。周恩来对黄庚等表示感谢时,黄庚谦虚地说:“妇道人家做不成大事。”周恩来说:“妇女一定要发动起来、组织起来,这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10月13日晚饭后,周恩来在紫金县领导及红二师战士20多人的护送下,离开了炮子,往陆丰方向进发。

受周恩来的鼓舞,那一年,紫金的妇女奋不顾身地投身于革命洪流。紫金礼坑村妇救会会长叶莲香曾在新锋楼一场战斗中失去双掌,后躲入深山。1949年后,叶莲香积极投身当地清匪反霸、土地改革等运动,并被选派到村养猪场当场长。1955年国庆节,叶莲香被推荐为全国革命老根据地国庆观礼代表团代表,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合了影。周恩来还请她代他向紫金人民问好,并指示当时的广东省领导古大存给叶莲香制作了一对假手。

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古大存从北京回到广东后,立即指派工作人员在假肢厂给叶莲香制作了两对假手,并吩咐说,一对机械手是工作时用的,另一对美容手是休闲时戴的。以后,叶莲香一谈起此事,总是对周恩来满怀感激之情。

叶剑英在河源驱逐陈炯明叛军

1924年,在连平赶走陈炯明部下

叶剑英早在青少年时代,锐气就已显现。1922年,时年25岁的叶剑英,起草讨陈电文抨击陈炯明“粤土自私,包藏祸心,阻挠北伐,陈兵叛乱”,愿“誓为前驱,歼灭逆贼”。两年后,27岁的叶剑英已是建国粤军第二师参谋长,且受廖仲恺先生邀请,参加创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任教授部副主任,是当时很有威望的教官之一。

1924年7月,盘踞在粤北地区的林虎部,受占据广东东江地区的军阀陈炯明指令,密谋率部向广州地区进犯,企图推翻广州国民政府。得知情报后,孙中山命令建国粤军张民达师(第二师)袭击林虎部的主力部队李易标军,以此牵制敌人。

张民达接到命令,亲自到黄埔军校找叶剑英商议。张民达将陈炯明、林虎等密谋进犯广州,第二师奉命攻打连平的情况向叶剑英作了通报,要求他担任参谋长并立即动身赴任。

叶剑英虽然身在军校,却心在前线。听到陈炯明部进犯广州的消息后,他心潮澎湃,恨不得马上过去把陈炯明部赶走。他立即与张民达离开黄埔,乘小艇返回广州,面见廖仲恺,请求暂时离校。

廖仲恺此时担任广东省省长,也是国民党驻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廖仲恺在省政府办公室热情接见了他俩,听完汇报后,当即应允叶剑英暂时离开军校,奔赴战场。

陈炯明部李易标有一个军的兵力驻扎在连平。连平位于东江第一支流新丰江上游,与江西省接壤,是广东省东北部比较富饶的一个县城,李易标有一个军的兵力驻扎在这里。

国民革命军第二师面临的任务极为艰巨,要以一个师的兵力打垮一个军,拔掉连平据点,进而粉碎陈炯明各路兵马围攻广州的计划。

作战前,叶剑英对作战计划进行了反复思考,派员侦查敌情,了解出兵路线。根据侦查的情报,得知通往连平有两条路:一条沿粤北公路而上,经从化、新丰,路近且平坦好走,但沿途叛军封锁甚严。另一条路需跨越青云山,北上英德,到达翁源,再折而向东,绕道而行,可避开敌人,但道路崎岖,进军甚为艰难。

当时,多数军官主张走第一条线路,理由是时间紧迫,需迅速迎击敌人。叶剑英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自己的作战计划。叶剑英对官兵们说:“用兵贵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李易标不是傻子,肯定会料到我们走近路。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出奇兵,采取偷袭的办法进攻连平。”

叶剑英标出一份详细的进军图,同大家商量具体的进军路线和沿途克服困难的办法。官兵们觉得他的部署很周密,一致同意了他的作战方案。

7月15日,第二师在张民达、叶剑英率领下,从山村开拔到花县,从花县再前往广韶铁路,然后乘火车抵达英德。第二天凌晨,部队从英德百步出发,经太镇沿翁源、龙仙出南浦、陂头,经过7天的艰苦行军,于23日进抵桃花坪隐蔽。天黑后,部队迅速翻越崎岖小道,直达连平城郊。守敌毫无察觉,四门紧闭。

24日拂晓,突然下起了大雨。张民达、叶剑英命令先头部队冒雨前进,隐蔽在城下,进军号一响,炮兵连的大炮一齐对准城墙猛烈开炮,顿时,城墙被轰开几个缺口。接着,大炮、机枪一齐向城内射击,电闪雷鸣,步兵连在炮火掩护下,飞快冲入城内。这时,敌人才从睡梦中惊醒,慌忙还击,乱成一团,敌师长麦胜芳被当场击毙。守城叛军大部被俘,东征军缴获无数,李易标率残部逃往江西。

这次突袭连平叛军,是叶剑英亲自部署和指挥所取得的胜利,展示了叶剑英的作战才华,为国民革命军举行第一次东征奠定了基础,给叛军一个下马威。

1925年率东征军攻占河源

1925年10月下旬的一个深夜,叶剑英下榻于河源县城三江中学(今东源县教师进修学校)。这年,叶剑英28岁,任黄埔军校教官、东征军第一支队司令。经过数天激战,东征军占领了河源。但当时河源治安混乱,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横行,还有一些反动分子趁乱混水摸鱼,河源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好这个胜利果实并播下革命火种,叶剑英在思索这个问题。

此次是第二次东征,由蒋介石任总指挥,汪精卫为党代表,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东征军得到了东江流域人民群众的支持,连战连捷。攻克惠州后,东征军兵分三路继续东进,中路第一纵队进军海陆丰、兴梅潮汕;右路第二纵队进军惠阳、紫金、五华、丰顺、饶平;左路第三纵队于10月22日向河源进击。

在与敌军陈修爵部激战时,第一营一连连长黎道浓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不幸中弹牺牲。黎道浓的牺牲,令将士们怒不可遏,大家高呼为连长报仇的口号,奋不顾身冲锋杀敌。23日,左路军占领河源城。其后,三路东征军分别占领了海丰、陆丰、紫金、河源、老隆一带。

11月4日,周恩来率部首先进入汕头。11月底,东征军在粤、闽交界处全歼陈炯明残部。至此,东征军在不到2个月时间里就彻底肃清陈炯明在东江地区的叛军,胜利结束了第二次东征。

东征军攻占河源后,留驻河源的第三纵队派出政治宣传队深入城镇农村,通过张贴标语、布告,散发传单,举行联欢会、演讲会等方式,声讨陈炯明罪行,宣传国民革命道理。东征军喊出“不拉伕,不筹饷,不住民房”的口号,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在此期间,叶剑英从博罗抵达河源,住在县城三江中学。

在东征军召开的县城市民大会上,叶剑英作了激情洋溢的演讲,宣传“合群”思想,号召士农工商联合起来,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叶剑英演讲时,听众越来越多,房子里坐不下,学生们就爬到窗上、大树上听。

叶剑英深入河源城镇各地,广泛接触进步人士。他经常到市民家里做客,深入体察民情。叶剑英收了一位叶姓教师的儿子作干儿子。根据群众意见,叶剑英打击了河源城的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镇压了民愤极大的反动分子,一时河源城的社会秩序井然,治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