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第20110037号
标 题:关于在教育创强过程中高度重视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案
提 出 人:民盟河源市委员会(共1名)
办理类型:承办
承办单位:教育局
案 由:
经过"普九"、"改薄"、"普高"工作,河源教育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教育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教育实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当前,全市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创建"教育强市"的活动。但是,我市普遍存在重视硬件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忽视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现象。我们建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作为"教育创强"的主旋律。
一、河源市中小学教学质量情况分析
1.高考优质高校录取率低,整体成绩欠理想。近5年,河源高中教育得到较快发展,高考人数逐渐增加,高考成绩有所提升,专科以上上线和录取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高分段学生总量少,优质高校录取率低。全市本科录取率只有25%左右,远远落后于珠三角,也落后于其它欠发达地区。各学科平均成绩基本上排在全省倒数1-3名的位置。
2.中考成绩合格率偏低。河源完成"普九"教育已经十年以上了,但是"普九"教育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教育均衡发展亟待加强。2010年,全市终于实现中考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分析。这次中考,成绩对比过去有所提升,但统计分析表明,全市中考成绩优良率仅有12%,合格率37.7%,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3.优质学位少,公办学校整体质量比拼不过私立学校。在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大环境下,河源不少百姓用于孩子教育的费用并没有比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之前减少,反而大幅增加,原因是公办学校教学质量不理想,优质学位少。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只好花大价钱到私立学校读书,或送到广州、深圳、惠州等地读书。提高公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刻不容缓!
二、河源市中小学教学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主业"不突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但不少学校重硬件建设,轻教育教学管理,缺少对教育真谛的追求,更缺乏对教育质量的拼搏。教育的"功利主义"、"形式主义"比较突出。遵循教育规律,办好教育,用心抓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还没有实现。
2.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教师是教育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受当今社会虚浮风气的影响,教师队伍中,也明显出现"拜金主义"、"享受主义"、"形式主义"。教师安心工作、勤奋工作、务实工作的作风还有待发扬。同时,河源教师普遍存在原始学历低,"代课转正"人数多,培训机会少,整体素质还比较低,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
3.社会转型影响大,读书氛围不浓郁。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不可藐视"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不可否认学生大面积"厌学"的现象,不可以忽视大量"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农村教育在衰落,城乡教育的差距还在扩大!教育不均衡发展的趋势,毫无疑问,影响教育的质量。
建 议:
1.转变观念,明确"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任何时期,必须牢记,教育就是教育人,培养人,不管办学条件如何,这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在"教育创强"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这个观念,必须扎根于各级党政领导心里,必须扎根学校所有教师心中。各学校要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化领导教学业务职能。学校领导班子要以教学为中心,规划、组织、实施学校的各项工作;以教学为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和指导教学中;以教学为主题,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承担研究课题,深入揭示教学规律;以教师为对象,以质量为目标,号召全体行政、教辅和后勤人员,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全心全力为教师提供优质服务。
2.加强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政府要设立教师进修基金,纳入财政预算。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为教师积极创造继续学习提高的条件和机会,使教师能够及时充电,持续提高;要指导学校对各级教学能手在师徒结对、教学示范、业务讲座、课题研究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年度考核。各学校要建立骨干教师教学业务档案,收集并整理骨干教师业务培训、业务示范、业务考核等各种资料。对于不能履行相关义务或年度考核不合格的骨干教师,教育主管部门要下文取消相应的称号。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各学校要每年组织一次新教师培训。教研室要指导学校搞好青年教师教学常规晋级达标活动,组织评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学校要通过师徒结对为青年教师安排一名指导老师,帮助青年教师达标过关。
3.加强教育督导,努力形成较科学的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督导评估体系,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评估的主要指标,督促学校进一步重视教学质量,提高整体办学水平。要建立和完善市县各级教研机构,充实教研力量,完善教研管理,充分利用和发挥教育教研部门的作用。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建立健全奖教奖学制度,激发学校和教师的热情。
4.加强示范学校的建设与带动,促进全市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规划和建设好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示范性高中、示范性初中和中心小学,使这些学校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充分发挥这些学校的示范作用,使这些学校的办学经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在本地区能得到辐射与传播。积极开展校际教学研讨活动,定期组织各学校间、各学科的教研活动,促进全市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教育创强"的大好形势下,全市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奋勇拼搏,河源教育必将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答复单位:教育局
答复文号:河教函〔2011〕61号(B)
答复日期:2011/06/24
联系 人:赖伟建
联系方式:电话:0762-3386221
反馈意见:满意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河教函〔2011〕61号
关于河源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
第20110037号提案的答复
崔伟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教育创强过程中高度重视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案收悉。现就相关的问题答复如下:
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学质量"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市教育局教研室重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加强对全市中小学校教学质量的监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促教学教研、促教学质量提高的工作,具体如下:
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见》(河教〔2006〕48号)等一系列促教学管理,促教学质量提高的相关文件,并督促各县区、学校自觉落实。
二、对全市高中各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常规化,做到检测、评卷工作严格规范,成绩、数据分析科学、细致、准确,并及时组织了质量分析会。
三、中考工作做到全市统一考试、统一评卷,并做好全市考试成绩相关数据的科学分析,今年还计划印制《中考年报》,以更有效地帮助和促进各县区各初级中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施新课程以来,坚持每年组织全市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参加新教材、教法培训,部分学科还坚持培训到县。以培训促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用好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五、中小学各重点学科,每年均组织教师及学生教与学的技能竞赛;适时组织市级骨干教师"送课下乡";组织教师走出去,现场观摩名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规范课题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学质量的提高、促学校发展。
六、每年坚持组织市直小学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做到检测工作严格、规范,成绩数据的分析科学、准确。
最后,我们对你提出的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表示感谢。希望你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教育。
特此答复。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联系人:赖伟建,联系电话:0762-338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