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情民意
社情民意第240期--关于改善市区公交站场(点)的建议
2018-01-24 09:28:53    来源:本站编辑

  第二十期

  (总第240期)

 政协河源市委员会办公室              20179月25

 

关于改善市区公交站场(点)的建议

 

 

目前,我市正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时期,全市各行各业都热情高涨地投身到“创文”工作。公共交通系统是一个城市体现文明的窗口,也是城市的名片,城市公交的形象就是城市的形象。

河源市区现阶段拥有38条公交路线。其中20条市区路线,14条郊区路线及4条定制路线,基本上满足当前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但随着城区面积的日益扩大,群众出行需求量大幅的增长,加强公交系统建设已成为了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

根据不同公交线路的实地调研核实后发现,目前市区范围内公交站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单站点候车时间长,郊区路线班次少。如104、106、118路60分钟一班次,109路到万绿湖90分钟一班次,遇到高峰时期时间更长。公交出行效率低下,群众意见反响大。

二是站点名称老旧化。如市经贸局站(单位早已改名并搬迁)、新港路口站(已更名)、太平街口站(已改建太平古街)、河源经贸学校站(单位已撤销)、6路-市保健院站(老院)、新丰江公园站(已改建)等。

三是站点设置距离间隔近。如火车站与义乌小商城站、街心花园与源城公安分局、市公安局与市地税局等等相近站点之间有些只间隔不超过200米距离,有些只相隔一个红绿灯路口,这样短的停靠距离必然加剧城市道路拥堵。

四是部分站点实为“三无”站点。这些站设置在路边、花坛上,仅有一块铁牌子,无候车区、无停靠区、无人行道,直接造成乘车人只能在马路中间上下车,严重威胁乘车人生命安全。如电信大楼站、莲塘岭村站。

五是部分站点卫生状况差。部分道路经改造后公交站成为环卫垃圾桶集合地,垃圾的气味严重影响公交站的文明窗口形象。

    六是无法提供换乘指引及旅游景点标识。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公交站点,外地乘车人及广大游客无法通过公交站这一文明窗口了解河源旅游交通信息。

为此,建议:

一是建议由市政城管、交通路政、公安交警等部门协调解决三无“站点”的建造用地、经费及路面指示问题,合理构建候车区域及规划停车区,确保乘客生命安全。

二是建议合理调整路线停靠,撤并部分相邻站点,加速站点间车辆运行,缩短因为停靠站点的等候时间,提升通行效率,有效改善市区公交出行状况,改善路面交通拥挤。

三是建议更新旧站点名称,为凸显河源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形象,建议优先使用旅游景点名称,如亚洲高喷站、新丰江大坝站、太平古街站,并在路线牌内明确标识加以说明,如万绿湖风景区客天下河源市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等加注有色字体显眼标识,有条件的新建站点可以在候车区灯箱位增加河源市区景区介绍及换乘指引。

四是建议提升旅游城市文明公交形象,在节假日、黄金周、周末增加旅游景点沿线公交班次,或增开景区定制公交。  

五是建议协调解决环卫垃圾桶存放位置,确保公交站点候车区卫生秩序。

                          (民革河源市委员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