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4.10 下午参观珠玑古巷
仁化离南雄只有60公里,不过不是高速公路,是一级路。天公不作美,一路下小雨,开车格外小心。经过半个小时车程,我们进入始兴县境内。始兴公路两旁有两个农业特色点:一是万亩水果示范基地(不知是什么水果,看不清,好象有的是枇杷);二是烟叶种植,大面积,成片的。种烟叶肯定比种粮食来钱,不然农民是不干的。这里往北一点,就是南雄,而南雄烟叶,更加闻名。在公路隔离带的灯柱上,挂满广告,仔细一看,上面写的是:"东湖坪客家民俗文化村","满堂客家大围"、"百年藏宝图,谁人能破解"等字句。乡村游,特色游,文化游,方兴未艾,这是否算是追赶潮流?应该算吧。不知这里的硬、软件如何,效益如何。在游览丹霞山时,我们几个人也在用比较法将丹霞山与河源景点对比,感到我们的差距很大,粗制滥造,质量不高,服务不好,不改不得了。下午1:20,我们到达始兴县城,这里离南雄还有36公里。朱深寿副主席说,这里的县委书记是河源人,女的。全车人为之一振,河源有女的在外当县委书记,很骄傲,很光荣。通过县城,进入始兴马市镇(难道这里曾经是马匹交易市场?南方也有马市吗?要不,这个镇是怎么叫马市的?)我看见一个颇有气派的牌楼,上面的横标是:"建设广东金叶第一镇"。看来,这里的烟叶是不错的。此时,我想人类有时候也挺矛盾,明知吸烟有害,还要大力发展烟草业(包括种植)。明知卷烟有毒,却还要公开卖给人家。为了什么?一个字:钱,烟草公司要赚钱,国家要税钱。
下午1:45,我们在微风细雨中进入南雄市,这里更是烟叶天堂。山头上,田野边,许多大牌坊上写着:"×××烤烟基地"。烟叶不多,质量不好,怎可当"基地"?我们中有吸烟者说,南雄烟叶,南雄卷烟,曾经风行一时。计划经济时代,困难时期,以有一包南雄烟丝为乐为荣。当然,这一切早已风光不再。只是烟叶仍然青绿,生长茂盛。下午2:00,在南雄市政协的带领下,我们马不停蹄冒着小雨前往珠玑古巷参观。珠玑巷离市区很近,通过"梅花长廊"大道后,向右拐入珠玑古巷。
珠玑古巷位于南雄市北9公里的珠玑镇,全长1.5公里。历史上这里地处中原到南岭的交通要道上,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也是海外许多华侨的祖居,被称为"粤人故里"。
我们从珠玑广场出发,沿着毕直的石仔路,到达古巷古牌楼。穿过牌楼拱门,便是百姓街,153姓都有祠堂在这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找到自己的姓氏祠堂,并烧香放爆叩拜,照相留念。除了百姓街之外,还有一批新建的宗祠,其规模、豪华、气派很是惊人,相当有钱。但是,这里并非我们这帮客家人的故里,而是讲白话人的故里,因为这里的姓氏堂名都与我们不同。不过,同姓也是亲,拜祭也是应该的。我们客家人,大多从江西或福建迁入广东,占山为家,繁衍生息。也许到江西、福建,我们更能找到自己的故里和堂名。寻根问祖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纪念先祖,薪火相传,承先启后,发扬光大。谓与不信,有诗为证:
幽幽珠玑巷,处处见祠堂。
后裔源流远,世祖百代芳。
虔诚齐祭奠,叩拜又烧香。
福佑子孙众,吉祥永富康。
在玑珠广场上,竖立着一个大广告牌,上面写有153个姓氏及其堂号。我记得龙川佗城有条百姓街,经普查确定,佗城古镇有姓氏170多个,比这里的姓氏还多出10余个。佗城应当成为北人南迁客家人的故里。不过,至今佗城的这一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远比不上珠玑古巷。
下午3:50,我们离开珠玑古巷,于4:10回到南雄市区,入住南雄迎宾馆。不用说,晚上,我们又受到南雄市政协何万飞主席等同仁的热情招待。
明天,我们就要离开南雄回河源,韶关之行即将结束。灯下静思,行程历历,心潮起伏,若有所思,令笔赋诗《韶关行》,权当自我小结:
乾坤万里碧天蓝,结伴同行到韶关。
公路飞驰真快速,群峰跨越只等闲。
云游圣境丹霞地,竭拜南华六祖颜。
问祖寻根访古巷,梅岭旭日照人间。
2009.4.9 夜回忆梅关古道
按我们在韶关市商定的计划,今天下午还要去游览南雄市内的梅关古道。不知为什么,在游览珠玑巷时突然说不去了。尽管许多人都想去古道怀古,但也没有办法,只好作罢。我曾经去过一次,不仿在脑海里神思一番,古道重游,给没有去过的老朋友,当一次导游。
梅关古道,历史上称横浦关和秦关,坐落在南雄城北2.8公里的梅岭镇。唐开元四年,唐代名相张九龄(曲江人)主持开凿至今,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连接长江、珠江水系陆路最短交道要道。现存于梅岭之上的古驿道,即梅关古道,全长8000米,是全国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古道。古道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值得一游。
梅关古道闻名于世,还在于"梅岭星火"。1934年红军长征后,项英、陈毅同志按党中央指示留在粤赣地区打游击,转战南雄油山、梅岭、北山一带。陈毅同志和游击战士在白色恐怖中利用深山密林,与敌周旋,九死一生。身陷重围,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赋诗抒怀励志,如1935年写《偷渡梅关》和1936年写《梅岭三章》。最终陈毅同志和游击队终于冲出重围,化险为夷,实现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直到最后胜利。人们称赞陈毅同志为将军诗人。回忆梅关,思绪万千,成诗二首,记录下如:
古 道 怀 古
春光明媚照梅岭,遍地花红草木青。
脚踏千年唐驿道,心中荡漾古幽情。
将 军 诗 人
游击粤赣苦征程,弹雨枪林秘密行。
笑对死亡吟妙句,平仄雅韵退敌人。
顺便说一句,从古至今,有许多伟人、先贤、高官、贵人、名人、墨客到梅关古道,或游览观光,或访古抒怀,留下许多诗句、题词、名篇。古道两旁有不少摩崖石刻,有古代的,有近代的,也有现代的,梅关古道成为一条文化古道。陈毅同志的《梅岭三章》石刻,最为气势磅薄,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游人无不在此驻足吟颂,照相留念。
2009.4.10平安返回河源
上午9:00,我们告别南雄,踏上了回家的道路,我们听从南雄同志的建议,不从京珠高速回广州,再回河源。而是先从南雄到江西信丰(约60公里),后上粤赣高速回和平(约120公里)。再回河源。这样走,路程近得多,快得多。南雄市政协的同志担心我们走错路,把我们送到三岔路口,指明方向,挥手告别后,我们沿着南雄至信丰普通公路前进。公路虽然正在改造,但是毕直,宽敞、平坦,全部水泥路,比我们预料的要好很多。时至今日,不管什么地方,烂路越来越少,好路越来越多。这是改革开放成果在公路交通建设中的体现。过去的"尘土路"、"泥水路"、"排骨路"、"一来三补路"基本灭亡。汽车经过南雄的湖口、黄坑、乌径和界址四镇后,于上午9:40进入江西信丰境内的九渡、共和、正平镇。9:55,通过信丰县赤岗收费站(普通公路)后,于10:00到达信丰赣粤高速收费站。一看手表,从南雄到信丰高速路口,刚好1个小时车程。与我们估计的一样。
南雄各镇以烟叶种植为特色,给国家、地方烟厂提供优质烟叶。到了信丰,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信丰济橙又大又甜,品质一流。信丰自己也称自己为"济橙之乡"(照此,南雄是当之无愧的烟叶之乡)。一个地方发展农副产品,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规模。一旦成功,效益突显。特色农业道路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上午10:45,我们进入江西定南境内,离和平越来越近了。高速路旁,有一块巨型广告牌,写着建设什么样的定南的内容:"绿定南、美定南、富定南、平安定南,和谐定南"。何时达到,如何达到?没有写,不知道。不过,有目标总比没有强。然而,我认为这样的标语应事挂在县城比较合式。坐车过高速的人谁也不会出力帮你实现"五个定南"。11:00,汽车进入定南境内的"赣粤高速收费站"。11:05进入和平境内的"粤赣高速收费站",回到了自己的地方。两个收费站相距大约200米,江西人叫"赣粤",广东人叫"粤赣"。这不奇怪,谁都想以我为主,以已为大,很自然。
上午11:30,我们来到位于和平新县城的世纪大酒店用午餐,受到和平县政协朱文金主席等同仁的热情招待。这里的"热情"与在外地的"热情"是有质的区别的,因为前者包含着乡情和友情。站在世纪大酒店楼上举目四望,我们发现和平县城旧貌换新颜,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令人高兴。
12:30,我们告别和平,沿粤赣高速前行,于下午1:20到达市政协办公楼前。至此,这次联谊外出考察活动全部结束。在汽车快进入河源市区时,朱深寿副主席、吴金水副主任先后作了简短的小结性讲话,认为这是一次平安、快乐、圆满的活动。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小结的肯定,也是对市政协和联谊会的感谢!
为期三天的联谊外出活动,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老同志开了眼界、长了知识、康了身体、乐了心情,不必细说。更重要的是创新了历届政协委员联谊会的思路,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我们要感谢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的同志们。两手空空,何如感谢,只有赋诗:
清明四月艳阳天,燕舞莺歌紫气腾。
会务昌隆求突破,成员联谊谱新篇。
古稀志壮腰杆直,花甲心雄步履坚。
阅水品山添逸趣,还童返老乐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