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要闻
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来,一起听听政协委员的声音
来源:河源政协     发布时间:2022-01-06 13:03

1月5日举行的河源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中,5位市政协委员围绕产业发展、生态文明、民生保障等领域上台发言,为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域全面融入“双区”、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建设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产业发展】

发挥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水产业

 

“河源市水资源丰富,素有‘粤东宝库’之称,2021年,河源提出加快打造百亿级食品饮料及水产业项目,并制定了发展‘路线图’,水产业发展势头愈发迅猛,水产业集聚趋势正加速形成。”市政协委员王志皓说。

在深度开发储量巨大优质水的潜在商业价值方面,王志皓表示,除了农夫山泉、今麦郎、碧优选这三家较为知名的企业外,现有其他饮用水生产企业规模均较小,存在本土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产业链较为单一等特点。

王志皓建议,要抓好水源保护,筑牢水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加大万绿湖水源保护力度,确保水质量。要抓好品牌培育,打响河源水产业品牌。发挥农夫山泉、今麦郎、怡宝等企业在行业和产品领域中的地位和优势,加大对河源本土品牌水企业的支持培育力度,共同打响河源水产业品牌。要抓好优质服务,打造水产业聚集发展高地。要抓好宣传推介,提升万绿湖“健康水”知名度。

 

【关键词:民生保障】

打好“组合拳” 不断增强市民幸福指数

 

饮用水水源安全是农村集中供水的关键,目前我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存在选址规划前瞻性不足、保护压力大等问题。对此,市政协委员王云全建议,科学规划建设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加强主水源地与应急水源地之间的管网互通和调试,确保主水源地供水不足时应急水源地能及时供水;科学制定水源地管护长效机制,明确各级政府水源地管护主体责任,对辖区内水源地环境等定期检查,制定水源地保护考核、问责机制;采取严格措施有效治理水环境,加速县、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推广“种养结合”、“以种定养”生态养殖模式。

“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事业的重中之重,而残疾儿童是残疾人群中最为特殊的群体,因其年龄小、可塑性强,康复效果也最明显,具有抢救性康复价值。”市政协委员熊衍可说,据统计,我市持证残疾儿童近五千名,康复服务定点机构20家(其中民营14家),康复专业人员474人。现有999名残疾儿童正在相关定点机构接受康复服务。

但是,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也存在着不少的短板和问题。熊衍可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要把“让每一个残疾儿童享受高质量的康复服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用心用情把惠民之事、暖心之举落到实处。建议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残疾预防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残疾儿童康复专业人才能力建设,统筹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扶持民营康复机构可持续发展,提高补助年龄及生活补贴标准等。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综合利用秸秆资源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我市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秸秆资源丰富,每年产生的秸秆约90.72万吨(折合标煤38.9万吨)。”市政协委员范志君说。

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是从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和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范志君建议,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各级责任。要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对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扶持政策,在秸秆还田、秸秆气化、固化成型等资源化综合利用上给予适当补助,金融机构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给予信贷支持。同时,探索创建覆盖全市各类农作物秸秆收储运用网络服务平台,并结合蔬菜产业园、规模化楼式生猪养殖场及产油基地等建设,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乡村振兴】

促进职业教育本土化 助力河源产业振兴

 

“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基础,是承载成千上万青年的技能成才梦的重要平台。”市政协委员何天宇说,目前,我市职业教育存在办学条件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各方资源整合不足、共享不畅等短板。

何天宇建议,要以“扩容”为重点,结合现有财力和资源,优化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加快中职学校建设,扩建河源理工学校,迁建河源职业技术学校,迁建东源职校、东源卫校、和平职校,新建龙川职校,增加优质学位供给;以“提质”为核心,推进河源理工学校、河源职业技术学校两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重点培育与本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1-2个特色专业群、重点办好1-2个特色专业;以“强服务”为目标,强化服务家乡意识,引导更多优秀中高职毕业生留在河源。同时,要聚焦本土需求,推动校企互惠共赢,统筹整合,实现资源效益最优化,并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职业教育本土化,助力河源产业振兴。